能源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二)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定位于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科技创新的战略高技术研发机构,2009年7月,获批中央事业法人单位。2020年1月,依托研究所院省市三方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同年12月,依托研究所与研究院筹建的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挂牌,形成“所、院、室”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青岛能源所共有30个科研团队,各类职工、研究生15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及顶尖人才专家1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专家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专家10人,中国科学院引才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人才计划专家109人次。青岛能源所现建有太阳能光电转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青岛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山东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21个省部级平台。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985项,竞争性科研经费38.38亿元。累计发表SCI论文5066篇。累计申请专利2322件,其中发明专利2184件,授权专利1058件。
能源作物分子育种研究团队创建于2015年,团队人员共计30人,包括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3名,助理研究员4名,博士后3名、科研助理5名、硕博研究生14名。团队负责人具有6年的海外科研经历,在能源植物和牧草研究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团队成员先后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青促会成员、中科院青能所清源学者青年人才、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目前团队主要围绕经济植物(包括能源草、牧草、中草药、生态草、草坪草以及粮食作物等)的遗传改良与高附加值分子育种。先后建立了木质素成分分析平台和高效稳定的柳枝稷、玉米和苜蓿等经济植物的遗传转化平台,并在柳枝稷中实现了多基因的综合调控和基于CRSPR/Cas9技术的基因组高效编辑。具体团队详细信息可登陆团队网址查看: http://cmbreeding.qibebt.ac.cn/。
2025年因科研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2名。
一、岗位职责:
1. 植物小肽调控组织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2. 植物重要性状分子调控模块解析;
3. 植物代谢调控机制解析。
二、任职要求:
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植物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历;
2. 有较为扎实的基因功能研究经验,并以第一作者在SCI杂志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3. 热爱农业,能吃苦耐劳、工作踏实,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意愿,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问题;
4.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小肽研究经验者优先。
三、薪酬待遇:
1.青岛能源所为在站博士后提供事业单位中级岗位待遇,缴纳社会保险,建立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基础年薪税前25万元起(含青岛市补贴),出站后留青工作补贴25-40万元。
2.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每年组织2次遴选,资助等次:进站一等60万/人、二等40万/人、三等20万/人,站中10万/人(资助期2年)。
3.外部支持:
(1)青岛市博士后生活资助:7000元/月基本生活资助。符合激励生活资助条件的,按照入选项目层次自入选当月起叠加享受每月2000元或6000元激励生活资助。
(2)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国资计划A档直接入选,2年内共支持经费100万元;国资计划B档直接入选,2年内共支持经费90万元;其他择优遴选入选的,2年内共支持经费80万元。
(3)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万个人经费。
(4)支持并指导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青岛市博士后项目等各类项目。
4.提供设施完备的博士后公寓,可拎包入住。提供健康体检、带薪年假等福利。提供出国学习、交流访问等机会。
5. 福利:五险一金、餐补、生日补贴、节日福利、免费体检等研究所福利,享受中科院幼儿园针对内部职工的定向招生待遇、职工子女幼儿园保教费补贴等。
四、材料投递:
详细简历:包括个人信息、教育情况、科研经历以及科研成果等,有意向者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lium@qibebt.ac.cn(邮件名称为:姓名+博士后)。
五、应聘答辩:
团队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在收到材料的一个月内通知面试。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
报名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